top of page
實地考察

我們曾與多間學校舉辦不同類型的興趣班,不論對課程安排或導師要求都具有豐富的經驗。課程包括:體育、美術、音樂、舞蹈、體藝、心智科、OLE等。

一. 「聯課活動」


學生的聯課活動表現是學習評估的項目之一,評估重點包括出席率及參與態度兩項,評估結果會轉化為積點,作為計算學生操行表現的數據。我們會按校方的評分要求在課堂中作記錄,每學期提交報告讓學校能充分掌握學生學習進度。

二. 「延伸學習活動服務」


服務將會按學習活動分為二個方向,
A: 以照顧學生全面發展和需要為主幹:
      以多元智能發展作推動目標(MI approach)

B: 照顧學生能力因才施教,主要包括:

  • 組織及訓練學生參加校外比(體藝或藝術)

  • 延續學習領域或專科單元深化培訓

  • 資優培訓


三. 「多元智能發展計劃」


配合校方教育發展方向,開辦不同類別的多元智能課程,增加學生親身體驗和嘗試的機會,我們提供多項七育培訓的課程供學校選擇,亦可以配合校方的行政安排,協助管理非單一機構提供服務的繁複情況。

内地遊學團-高中内地考察團

早在全方位學習及姊妹學校津貼出現之前,香港政府便鼓勵學校協助學生上內地進行考察及交流。而教育局亦有規定:所有修讀本地課程的高中學生會獲全額資助,參與一次由教育局籌辦的公民科內地考察。學校須安排所有高中學生參加,如學生有實際困難及具備充分理據而未能參與內地考察,應在事前向學校申請,校方須按個別學生的實際情況及提出的理據審慎處理,並向法團校董 會/學校管理委員會/校董會匯報。

一、政策亮點與積極意義
1. 課程設計科學化

  • 拓展考察範圍:新增江西、江蘇、山東三省(總行程達28個),打破過往集中廣東省的局限,尤其「綜合實踐基地」體驗式學習(如井岡山革命傳統教育)能深化歷史文化認知。

  • 強化愛國教育:明確要求行程納入愛國主義參訪點(如抗戰紀念館、科技成就展館),緊扣《憲法》《基本法》教育主軸。


2. 執行機制更完善

  • 全額資助保障公平:全覆蓋資助所有本地課程高中生,避免經濟差異影響參與。

  • 特殊學校彈性安排:提供6條無障礙行程(行程1-6),並允許申請單日團,體現教育包容性。

  • 數位平台高效管理:「統一登入系統」整合報名、審批及資源下載,降低行政負擔。

 
3. 學習成果深度化

  • 專題研習多元評核:允許影音、模型等創新形式提交報告,符合多元智能發展趨勢。

  • 成果共享機制:教育局主動收集學生作品並公開展示(如專題網頁),形成正向激勵循環。

二、潛在挑戰與隱憂

1. 行程選擇的結構性矛盾

中四、中五同申時,中四可能因名額不足無法成行

單日行程(如深圳大鵬所城)難以承載專題研習需求

避開春節/國慶致可行時段壓縮,偏遠學校交通銜接困難

具體案例

深度體驗不足

 高峰期限制

 高年級優先制

 問題點

2. 特殊學生群體的執行缺口

  • 身心障礙學生:無障礙行程僅6條(占21%),且未說明隨行特教人員支援機制。

  • 無法參與者替代方案:通告僅要求學校「審慎處理」缺席個案,但未提供替代學習方案(如虛擬實境考察)。

 

3. 專題研習的評核風險

  • 校本評分標準差異:允許學校自訂評分準則,可能導致成績認受性爭議(如影音報告 vs. 學術論文)。

  • 教師培訓不足:未提及如何支援教師指導跨省考察的專題研習(如山東曲阜儒學文化深度分析)。

三、具體優化建議

(1)行程規劃層面

設立「學校輪替優先制」:若A校去年獲批省外團,今年優先滿足B校需求。

開放「非假期時段獎勵」:主動選擇平日出發的學校,可獲額外教師名額。

增設「跨境交通補貼」:離島/偏遠學校申請專項交通撥款(從公民科津貼支出)。

建議方案

問題類型

名額分配

高峰期疏解

特殊需求銜接

(2)學習支援層面

開發替代學習方案

✅ 為無法出境學生提供:

  • VR虛擬考察庫(如江西景德鎮陶瓷文化360°實景)

  • 本地愛國教育基地深度研習(如香港海防博物館策展專案)

  • 強化教師培訓

    • 舉辦「跨科專題研習設計工作坊」:結合歷史科(抗戰史)、地理科(大灣區經濟)設計考察任務。

    • 提供《專題報告評核指引》:明確定義影音/模型報告的核心指標(如史料運用、批判思維)。

(3)執行細節優化

特殊教育配套

  • 在無障礙行程中標註「支援等級」(如★級:輪椅全通;★★級:手語導覽員常駐)。

  • 允許特殊學校申請「1:5師生比」隨團支援(現行普通學校為1:10)。

 

成果管理升級

  • 建立「學生作品認證機制」:教育局審核後頒發電子徽章,納入學生學習概覽(SLP)

  • 公開「優秀專題範例庫」:避免學校僅上傳照片/感言等表面成果。

四、長遠政策展望

1. 建立「公民科考察課程地圖」

按年級分層設計考察目標(例:中四基礎認知→中五專題探究→中六國家發展策略分析),避免重複參訪。

 

2. 推動「姊妹學校協作考察」

允許香港與內地締結學校聯合設計行程(如廣州執信中學+香港名校共研嶺南文化),動用「全方位學習津貼」補貼延伸活動。

 

3. 銜接高等教育

與大學合作認證:深度專題報告可轉換為「應用學習課程(ApL)」學分,強化考察學術價值。

香港九龍灣宏開道8號其士商業中心12樓11室

Flat 1211, 12/F, Chevalier Commercial Centre,
No.8 Wang Hoi Rd, Kowloon Bay

(852) 3566 0246

Fax.png

(852) 3595 2690

Mon - Fri / 9:00 AM - 6:00 PM

bottom of page